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撒娇小徒命中缺甜 >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后来听说水河村突发了大水灾,几丈高的水柱盘旋在空中久久不散,齐府在浪击下被拍打的四散,偌大的宅子一夜之间化为废墟。但幸运的是村民无一人伤亡,自家竹屋也没有丁点损伤。他们觉得是水神显灵,将村子东头的寺庙改成了水神庙,自此香火兴旺,虔诚叩拜。

失踪的齐老爷和那和尚,再没有人提及。

“早知道圣女在玄妖殿后的密林里面,就早该去闯妖殿,”江寒权躺在船板上带着着埋怨的语气,“白瞎我们在水河村呆了这么些天。”

易青玦轻笑也没有搭话,他也确实是没有想到医谷圣女居然会藏身雾林,雾林是妖界的禁地,犯了重罪的妖就会被扔进去,听说机关重重,毒草遍地,恶妖相互吞噬撕咬。医谷圣女怎么会在那里藏身。可江湖百晓阁大名鼎鼎,自建立起消息便从未有过出错的时候。

见两人都不说话,江寒权一骨碌爬起来,盘着腿一脸嬉笑,“你说之前我们遇到的那只扮鬼的小妖是不是故意诓我们,就在自己家的小圣女查了这么多天连个毛影都没查到!果然小妖的话就是不能信。”

其实也不尽然,听闻雾林是禁地,就算是妖力上佳的妖进了里面也得掉根骨头,又所谓灯下黑,即便那小妖真的用心找了,也未必会查到禁地里面。

越雪斋也在江寒权身边坐下,“那师叔,我们怎么样去雾林啊。”

她看见师叔抓抓脑袋,然后深深的叹一口气,啪唧一下倒在船上,“是啊,易青玦。我们怎么去找玄妖殿啊。”

然后扭头看向立着的易青玦,平日里总是蹙眉的易青玦这时候居然没有半分愁绪,反而脸上带着些满足,“总会有办法的。”

本来做好被易青玦说教准备的两人都震惊起来,相处这么久,江寒权再了解易青玦的脾性不过了,凡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力图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几乎被易青玦当成了人生信条一般照做不误。像这样盲目乐观的话从他嘴里吐出来真是千百年的奇观了。

又仔细想了想,扑哧一声的笑出声,然后将胳膊枕在脑袋下,淡淡的天蓝让他感到舒心不已。

越雪斋纳闷,明明一句话都没对上,师父和师叔却像是对了什么暗号一样心意相通了。

转变吗?不过是看的开了些吧。

以前在山上,没有居心叵测的外人,没有不可预料的事情,他甚至将斋儿能踏足的每一片土地的毒草都清除掉,对性子烈的小妖一一警告。他清楚小丫头所有爱去的地方,不到半刻钟就能够找到小丫头的藏身之处。即使院子有结界,他每晚也习惯了在越雪斋的门前站上一会儿。他的安全感早就被透支的一干二净,但是自诩能够给小丫头足够的安全感。

可是院子太小,山上太干净。山下的天大地大,就像一直养在身边的小乖兔突然变成了一只羽翼不全的飞鸟,失落感几乎占据了他全部的心绪。

后来他发现他的小鸟比他想象的更厉害,也更依赖他。脚上没有拴着链子,但会在他视线内翱翔,更会在黄昏时准时的飞回自己身边。失落感不是变成了感伤,而是被暖意和满足取而代之。

以前他觉得小丫头离不开他,现在觉得小丫头不会离开他。

一切都会有办法的,只要小丫头在他身边一天,他就能够守她平安。

风本就不小,在易青玦的御水术加持下船行驶的更快,靠岸后他们三人寻了家客栈,今晚就暂且休息,明日去妖界入口。

一到客栈江寒权便去睡觉了,越雪斋本想着师叔休息自己就可以不用练剑了,却被易青玦锁进屋里扔进了断想际。

断想际是一种虚拟的地界,法术高超的修士可以让自己沉浸在断想际或是强行别人进去自己的断想际,里面的天地一体,时辰与外界相当,常常被用来静心修炼。

越雪斋就这样在易青玦的断想际里面被逼着练剑和身形,易青玦则在里面盯着她给她指导,好久都没有练剑了,师父的要求又比师叔严苛,尽管她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可不拿手的剑术依旧让易青玦的脸色暗沉下去,最后她实在体力不支,被易青玦一剑梢挑的摔了个狗吃屎。

睁眼时就回到客栈了,好在是在断想际里面练剑,回来后身上也不会带回来黏糊糊的汗,大概带回来的只有师父那张生气时无比可怕的俊脸了吧......

“妖界入口远,后面几天可能会舟车劳顿,休息不好。今天就不罚你了,好好休息。”易青玦摸摸越雪斋的脑袋,语气松下来。

真是莫大的欣喜了,越雪斋感觉自从下山后师父对她越来越宽容了,以前练剑上面从来都不会有半分纵容的。

“不过以后每天跟着你师叔练剑,要练够一个半时辰,我来验收成果。别想着你师叔会纵着你,要是效果不满意,就跟你师叔一起在断想际里面罚跪吧。”说完背过身去留给小孩一个强硬的身影,对小孩的惨叫充耳不闻,唇上扯开弧度,慢慢悠悠的回自己房间了。

果然,师父还是个大坏蛋啊呜呜呜呜。

第二天江寒权起的很早,打着哈欠去买了两匹好马,路程太远,若是一路御风太耗体力。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大明1805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宋时从梦华录开始干宋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谍影凌云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朕乃一代圣君美国农业不发达,需要金坷垃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
返回顶部